日前,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召开发布会,宣布全面入局电动两轮车、三轮车市场。发布会上,比亚迪提出“铅酸退场、铁锂新启”的口号,吸引行业人士关注。
分析指出,比亚迪入局两三轮车电池市场,或将重塑市场格局。2025年,随着国强标、白名单、3C认证等政策的出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与此同时,哈啰、美团等平台也迅速调整策略,加大符合新国标的共享电单车投放,带动两轮共享/换电锂电池需求增长;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进一步深化,叠加电池租赁、车辆分期付款等新消费模式的推行,供需合力激发终端需求;另外,国内电动两轮车出口海外增长等因素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
在起点锂电看来,2025年两/三轮车锂电正迎来“大变局”。巨大机遇下,市场格局未定,玩家们各显神通,一场关于技术创新、产品迭代的竞技比拼才刚刚开始。
新国标落地推动了两轮车行业再次实现高增长。两轮车新国标于2024年12月底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进入2025年后,两轮电动车企迎来全面复苏。供给端新国标落地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需求端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故供需合力激发终端需求,拉升行业信心。
A股上市的爱玛科技、九号公司和新日股份全面实现增长。2025年一季度,爱玛科技和新日股份分别实现营收62.32亿元和10.54亿元,同比增长25.82%和39.47%,实现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和2992万元,同比增长25.12%和19.08%。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8日,全国电动自行车售旧、换新各334.1万辆,相当于2024年9-12月置换总量的2.4倍。随着两轮车销售旺季的到来,以旧换新节奏有望不断加快。
根据行业预测,2024-2026年,全国将有2.5-3亿辆存量非标车需要更换为合规车,合规的电动自行车、通勤电摩将会迎来极大的市场增量。
合规锂电在合规车中更具优势。去年11月1日,“锂电池国强标”正式实施,标志着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合规新时代。其中,最受关注的针刺测试被写入强制标准,要求电池在极端内短路模拟条件下不起火、不爆炸。
业内观点认为,国强标可最大程度地消除此前两轮车锂电池“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从根源减少安全事故,引导两轮车锂电池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性的政策密集出台,将极大地刺激两轮车锂电市场快速发展。
比克电池在2025年一季度发布PRO-M高安全电池,不仅能够通过行业中最为严苛的针刺测试,满足《技术规范》的安全性能要求,同时也达成了综合性能的升级,以期为两轮出行带来更可靠、更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目前,星恒电源成为行业内首家全系锂电池产品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CCC认证的企业;绵阳创明自主研发的32140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已顺利通过通过新国标CCC强检认证,成为国内首批获此认证的锂电池企业之一。
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锂电池在电动两轮车行业渗透率在2020年就已经达到22.4%,共享电单车以及B端换电市场领域贡献了较大增量。
彼时,在共享电单车锂电池市场,星恒、南都、长丰、CATL、国轩、ATL等企业均已入局。动力电池企业与共享电单车企业开展合作。比如宁德时代与哈啰出行、力神与美团、比亚迪/国轩高科与青桔单车等。
但好景不长,由于市场政策变化,多地共享电单车发展被叫停,再加上之后3年时间里,由于锂电池产品本身相对铅酸电池价格较高,且随着2021年和2022年碳酸锂价格飙涨,进一步加大价格差距,导致锂电池渗透率不断降低,截至2023年下降到年4.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同城快递数量156.4亿件,同比增长14.7%。同城快递的配送方式主要有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摩托车和厢式货车等,同城配送快递员工作强度大、配送路程远,换电柜以换代充的方式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深圳、杭州等20城试点“换电柜纳入市政基础设施”,新建小区强制预留换电点位;深圳更以0.2元/次的补贴政策,将运营商单柜年运营成本降低30%。政策红利不仅体现在补贴上,更通过“以旧换新”补贴、路权优先等措施,推动换电模式从外卖骑手、快递员等B端场景,向家庭用户、共享出行等C端市场渗透。
今年内,深圳计划再增2万个换电柜。绿源、台铃、雅迪、爱玛、嘟嘟换电、小哈换电等品牌车辆及服务网点已就绪;比亚迪定制化换电电池完成认证即将上市;铁塔换电在龙岗试点稳步推进;行业领军企业正共同构建便捷的换电服务网络。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行业市场规模为84亿元,随着电动自行车换电路线主要地位的强化和确定,电动自行车有望从原来的以充电为主,将逐步切换为“换电为主、充电为辅”的新格局,未来5-10年将是两轮车换电发展的黄金期。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050亿元。
电池需求端,现下,虽然换电电池全部采用锂电池,但绝大多数是不符合国标的60V、72V超标电池,目前市场存量约300-350万组。随着政策严管,换电合规化正在逐步推进,深圳、杭州、昆山等地正在进行合规换电试点,合规换电在全国范围推广将是必然,预计将为合规锂电池带来每年数百万组的市场增量。
全球电动化转型大幕开启,中国产业链企业竞逐战场从国内延伸至海外各个角落。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我国24年电动两轮车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亿元达到 414亿元,17-24年CAGR约为 18%,保持较快增长;从数量看,我国 24 年电动两轮车出口总量达 2211万辆,17-24 年CAGR约为13%;24 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单车ASP约为 1872 元。
海外两、三轮车市场爆发,主要集中在欧美以及东南亚、南亚等地。其中欧美市场稳步渗透,东南亚市场油改电导向明确。
近年来,随着原油价格波动、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纷纷推出“油改电”政策,通过购车补贴等方式鼓励民众购买电动两轮车,逐步推进两轮车电动化转型。
在两轮车锂电海外表现较为亮眼如星恒电源。在两轮电动车领域,星恒电源锂电池出口德国、法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星恒动力锂电池累计销量超3300万组,连续七年出货全球领先。在海外,星恒电源是欧洲电动自行车锂电行业前五大供应商。
同时,星恒电源已稳坐东南亚市场头把交椅,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市占率突破50%、电摩锂电池市场份额更以年均120%的增速跃居行业前列。
2月16日,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首颗电池下线,标志着亿纬锂能首个海外工厂开始生产运营。该工厂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用圆柱电池,目前,工厂已具备年产 6.8 亿只圆柱电池的优质产能。
无独有偶,2月18日,海四达宣布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2.5GWh圆柱基地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7.5亿元人民币,具备“锂钠共线”生产能力,生产的圆柱电池适配电动工具、家电、储能以及电动两轮车。
4月,蔚蓝锂芯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宣布,其位于马来西亚雪莱莪州的工厂正式开业。该工厂是天鹏电源首个正式投产的海外工厂,一期总产能约4亿支/年。
在“铅改锂”的浪潮下,一个变化是,钠电技术路线正快速兴起,受到众多企业关注和布局。其凭借低成本、耐低温的特性切入市场,欲和铅酸、锂电一较高下。
据起点锂电观察,轻型动力正成为钠电产业落地最快的应用场景之一,几乎所有钠电企业都瞄准该赛道推出新品。
产业链上,据起点锂电不完全梳理,主机厂包括雅迪、新日、台铃、爱玛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科技、小牛电动等;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天能、超威、星恒电源、多氟多、立方新能源、为方能源、希倍动力、维科技术、亮见钠电、金钠科技、中钠能源、隐功科技、易事特、博钠新能源、海四达钠星等众多相关企业发布了钠离子电池产品。
且不少钠电池产品已经实现在两轮车等轻型动力市场的搭载应用,如雅迪、新日、台铃、宗申、欧派、立马等电动车企业相继发布了搭载钠电池的电动车,并且已经在三、四线城市小规模试点,开始上市销售。
比如,2023年8月新日与华阳集团合作生产的全球首批商业化钠离子电池电动二轮车发布,开始在全国部分市场试销售;2023年12月台铃初恋EB-超级钠电版交付个人用户使用,率先在北京与济南上市售卖;此外,雅迪旗下搭载“极钠1号”的雅迪极钠G25等车型已在唐山、杭州、温州、广东、深圳等城市进行投放营运,等等。
聚焦换电市场,2024年比亚迪表示,于深圳实现大圆柱钠离子电池电动两轮车充换电综合应用场景试点,实现车、柜、电智能一体化。
去年3月,雅迪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启动钠电换电试点,为外卖骑手提供“半分钟内换电,即换即走”服务。开发“钠电以换代充”模式之外,雅迪还将大数据实时监测引入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当中,联合美团等相关企业,启动了钠离子电池换电试点等工作,并先后向美团交付了雅迪钠电池电动车。
相应深圳打造“换电之城”,雅迪携旗下华宇新能源发布全球领先的钠电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支持30秒极速换电。
结合起点研究院(SPIR)最新调研数据来看,2025Q1钠离子电池出货量为1.55GWh,同比增长273%。其中钠电池在轻型动力领域领域的出货规模占比为21%。
我们认为,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钠电池在两轮车领域有望替代部分铅酸电池市场,与锂电池、铅酸电池并肩,成为三大主流电池技术路线年,钠电池在两轮车领域渗透率将达到41%,对应钠电池需求40GWh。
与方形电池在汽车动力“一家独大”不一样,在轻型动力产业化进程中,各家电池企业“踩着石头过河”,方形、软包、圆柱形态都成为各家的选择,旨在构建产品矩阵,满足多元化场景需求。
比如,5月17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两轮及三轮车电池全系列产品,规划有32款电池,目前已上市的有8、9款,全系为磷酸铁锂电池体系,据悉涵盖了方形铝壳、刀片以及圆柱等,采用车规级电芯、BMS及工艺,电池更为安全耐用,已与新日、淮海(宗申)、立马、台铃、金彭等两轮、三轮电动车品牌达成合作,为其提供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在起点锂电看来,大圆柱/方形/软包上演“同场竞技”,一方面,两/三轮车铅酸依旧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锂电化处于渗透阶段。
二是不同于汽车动力,轻型动力市场格局未定,且两/三轮车锂电进入门槛相对更低,市场玩家众多,鱼龙混杂,产品类型也多。
综合来看,目前在C端市场采用圆柱电池方案的玩家较多。起点研究院(SPIR)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锂电两轮车用圆柱电池企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排名靠前的企业依次是横店东磁、亿纬锂能、比克电池、力神电池、天鹏电源等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极耳技术催化下,圆柱电池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从传统18、21到3系、4系列乃至6系大圆柱等,成为新老玩家布局的重点。
尤其是大圆柱电池,两轮车正成为该产品最快渗透的应用场景之一。起点研究院(SPIR)统计,2024年两轮车领域大圆柱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150%,达到了2.5GWh。
今年3月,亿纬锂能OMNI全能电池-LMX系列迎来全方位升级,从C33小圆柱电芯到C46大圆柱电芯的升级,包括46137、40130、33135等型号,覆盖电动两轮车、共享换电/共享出行、平衡车/滑板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四轮车的轻型动力全场景解决方案。
据绵阳创明表示,目前,32系列大圆柱电池已正式量产,并实现交付。公司正重点布局欧美、东南亚、印度、非洲等潜力市场,并与众多海外客户进行技术对接和商务谈判。
据起点锂电此前采访,多氟多目前客户覆盖了国内大多数二、三轮车车企,比如爱玛、金彭、旭派等领军品牌,提供40/46/60等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
此外,钠电采用大圆柱的企业也较多。凭借更大容量、低成本等优势,多数企业规划3系、4系、6系应用于轻型动力市场。
方形电池上,主要代表企业为星恒电源等。作为电动轻型车锂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星恒电源一季度两轮车锂电销量更是实现了同比增长超70%的亮眼成绩,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孚能科技是国内最早布局电动两轮车的动力电池企业,拥有超14年的两轮车产品应用经验,其软包电池产品服务客户包括Zero、春风动力、虬龙、雅迪、新日、EMC、 Lightfighter、Polaris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同时在换电领域拥有7年市场应用经验,服务客户包括这锂换电、智租换电、中国铁塔等。
据起点锂电了解,在电摩领域,新能安市场份额占比居第一,采用高性能软包电池产品。
派能科技也表示,根据测试,公司采用“软包+聚阴离子”的解决方案,显现出完全与铅酸媲美的安全性,在此前提下,也更加精准契合北方地区轻型车对于低温性能、续航能力电池的要求。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4中国电动两轮车锂电池出货量为9.3GWh,同比增长4.5%。随着中国GB43854-2024、GB17761—2024等两轮车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锂电池安全性能逐步提高叠加锂电池价格下降,两轮车用锂电池出货量长期看仍将呈上涨趋势。起点研究院(SPIR)预计2025年电动两轮车用锂电池出货量10.1GWh,同比增长8.6%。
电动三轮车电池方面,受出口印度及东南亚增长带动,拉动2024年中国三轮车锂电池出货量为0.9GWh,同比增长28.6%;目前电动三轮车锂电渗透率较低(8%)以下,预计到2030年中国三轮车锂电池出货量将达9.4GWh。
锚定巨大的市场机遇,站在合规化时代下,众多玩家蜂拥而至,但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摆脱低价竞争漩涡、脱颖而出,值得期待。
声 明:本文由起点原创,版权归属起点研究,如需转载联系小编(微信:qd-Lib12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上海知名豪宅强制补缴近百万元“面积差价”,业主拒绝收房,称“开发商擅自违规变更设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