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沉寂的黄土坡;如今,7.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一辆辆贴着“资阳造”标签的两轮车驶向全球。7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三草湾产业园区的Keeway高性能电动交通工具(西南生产基地),在工人的有序忙碌与焊接车架的金属碰撞声中,触摸这座四川面积最大的两轮车智能生产基地的澎湃脉动。
“2023年11月28号破土动工,2024年3月打下第一根桩,现在3.5亿元投下去,新基地正式投用了!”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勇的声音里满是感慨。作为全球跨境出行集团Keeway旗下的核心板块,这家专注高端电动摩托车研发制造的企业,正以“一年一个样”的速度刷新着资阳的工业图景。
厂房内,搬迁的热度尚未褪去。“36名新工人刚到岗,队伍壮大了,3天搬完老厂所有配件,大伙儿攒着一股劲呢!”张勇指向搬运区,工人们穿梭的身影里,藏着企业扩能的急切。而更令人瞩目的,是两条并行的生产线;板链线忙着组装高速电摩,AGV智能装配线上,高端燃油摩托车的最后组装环节仅需3名工人值守,这两条生产线实现了高端电动摩托车与高端燃油摩托车的同步量产。“智能线省了三分之一人力,合格率却飙到98%。”张勇的话语里,藏不住对技术的骄傲。
“最快18分钟下线一辆车,这速度不算顶尖,但品质绝对过硬。”面对记者的疑问,张勇的回答透着坚定。在数控管理下,从车架的制造到整车的装配,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严格的把控,生产线上严苛的生产标准和精细智造,加上100%安全检测,保障着每一辆电动两轮车的品质与安全,成就过硬的质量口碑。而这份严苛,也让Keeway成为全国唯一敲开日本市场大门的两轮车企业要知道,日本市场的准入标准相当严格,让很多同行望而却步。
车间中央,一条油摩检测线的框架已现雏形。“这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9月投用后,ABS系统检测精度能再提一个等级,还更环保。”张勇说。而更深远的布局藏在发动机车间:油摩的“心脏部件”发动机将实现自产,并且外销,2026年底到2027年就能实现。他望向窗外,仿佛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已看到产业链延伸的图景。
正在建设的油摩检测线电动越野摩托车整装待发,目的地美国。这批订单昨天刚下线,瑞士和韩国的订单正在加急生产中。数据印证着底气:今年前5月,企业已完成4.05亿元销售额,出口额占四川全省两轮车出口总量的81%,每10辆川造出口两轮车,8辆来自资阳;去年更以3.14亿元出口额拿下全省68%的份额,坐稳“出口单项冠军”。
眼下,5万辆产量、8亿元产值的年度目标已过半,张勇把目光投向了更远。“M26、M27两款大排量油摩正在试产,瞄准东南亚市场。”他说,纯电与燃油”双轮驱动“的产品矩阵,将在未来撬动50万辆年产能。而正在筹备的10月初的全球经销商大会,不仅要展示新厂区新车型,更要让世界看见资阳这片热土,正借由两轮车的轮子,驶向更广阔的舞台。
从一片黄土到智能工厂,从本地生产到全球布局,Keeway的故事里,写着资阳工业的突围,更藏着四川智造出海的底气。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